奚晓晶:教育关起门来,学生走出去就没有创造力
特级校长,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会副会长,上
成立“课程研究中心” 打造课程文化
中国教师报:近期,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成立了“课程研究中心”,这个新部门与前身“课改办”定位有什么不同?
奚晓晶:课改办的工作最初是为了解决问题。黄浦区有一批像荷花池幼儿园、上海市实验小学、大同中学、格致中学这样课程理念和课程实践都比较完善的学校,同时也有一批在二期课改的三类课程中连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的课时都没有开足的薄弱学校。一所学校如果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上没有改变和改善,无论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落地上,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上,甚至是考试评价上,都不可能产生根本性变化。因此,那个时候课改办的功能主要是在区域内形成课程共建共享的初步模式,指导和帮助薄弱学校改进课程建设。
起初,全区共建共享的是大同中学的“网络文明”课程和储能中学的“上博印象”。到了2010年,我们整合了全区名师和名校长的力量,建立了网络课程资源库,各校以地域为单位形成共同体,一起学习。课改办从课程资源库提炼出特色课程,作为区域成果出版。过程中,课改办在学前到高中不同学段中进行指导,组织交流会、讨论会、经验分享会、信息发布会,原来那些薄弱学校的教育生态越来越好。2011年,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研室推出课程领导力项目,原则是以学校为单位申报,黄浦区作为唯一的区域单位进行了申报,一直做这项工作,现在已经第二轮了。
以前课改办放在教研室下面,往往课堂教学是第一位的,学校教师没有课程归属感。这次成立“课程研究中心”,给它一个显性位置,把功能放大,可以更加有力地打造黄浦区的课程文化。
中国教师报:这样一来,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上升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学校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指导。
奚晓晶:站在教育学院的角度考虑,我希望对学校的指导能够越来越专业,这其实对我们“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们的专业要求是很高的。除了这个新的中心,教育学院还有学业质量监测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这几个中心的第一任务不是指导而是学习,以自我培训、专家培训、外出学习相结合,提高这些人的专业指导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进行专门的指导和管理。
构建“课程图谱” 深化区域课程领导力
中国教师报:黄浦区申报的第二轮课程领导力项目主要有哪些工作?
奚晓晶: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许多瓶颈问题,我们把建设“课程图谱”作为突破口,也是新一轮课程领导力的重要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说,黄浦区的地域文化代表着上海的文化,现在是文化回归的时代,如何把地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如何串联起学生喜欢的课程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使它们形成规律性的东西,结构化地呈现出来,都是“课程图谱”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接下来,打造区域课程领导力还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加强幼儿园到初中家长学校的建设,按照不同年级设置课程,有些是家庭教育课程,有些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开发的课程,有些是校园全开放中家长和学校共同开发实施的课程。教育面对的第一大问题是社会问题,但凡教育要做些什么时,社会阻力特别大,我们要影响家长参与教育、理解教育、认同教育。
另一个是为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提供有助于潜能开发的个性化课程,为初中生开发创新素养课程。学校必须思考到底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并且可以通过学校课程建设体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课程文化。
中国教师报:凭借第一轮课程领导力项目,黄浦区的教育生态得到了改善,上海市教委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对8所学校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教师的课程领导素养普遍较高,区教育学院应该对教师的培养有一定力度。
奚晓晶:区教育学院设有一个教师专业发展部,把全区教师按照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普通教师、见习教师进行阶梯培养,不仅培养,而且共建共享。
目前,我们已经逐渐走向了定制式培训,注重职后培训内容的专向性和培训形式的丰富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与外专局合作,对语文教师的培训与语委办合作,对美术教师的培训与文化局合作,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与体育局合作。我们做培训,一定是相关部门与课程研究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科研室等部门联合打造。可以说,黄浦区的教育生态改善是与教师队伍建设密不可分的。
过去,这里的生源和教师队伍比较优质,那时人们认为黄浦的经验不值得借鉴,但是现在这里的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端白领的孩子与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上课;黄浦作为中心城区,生活成本高,一些优秀教师宁愿到郊区的学校工作。但是,凭着我们对教师队伍的培养,5年以后,在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黄浦区也一定能够名列前茅。
跨越教育边界 实现教育高位均衡
中国教师报:黄浦区传承下来的理念是办出“精品教育”,在动态发展中“精品”的定义是什么?精品教育下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奚晓晶:精品教育应该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相适应,也应该与新的教育质量观相适应。黄浦区的教育不是简单概念上的均衡发展,而是要在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的定位上打造精品教育。对我们来说,教育必须走在社会前面,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我设想黄浦区的教育可以像芬兰一样做到,好学校就在家门口,我认同的学校,可能场地不大,但不挑生源,不过度依赖设备办学,能够以课程建设、课程文化打造教师队伍,改变学校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能量。当我们谈论课程建设的时候,已经不再追求学校开设了多少门课程,而是要追求学校从硬件、环境的创意设计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再到学校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评价,都朝着中高考改革的方向优化。人是要有梦想的,有可能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但是在无限接近的过程中,梦想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中国教师报:从与您的谈话中,我们捕捉到一个词——“跨界”,培训中的跨单位、课程建设的跨地域、工作中的跨部门、育人中的跨身份,形成了“黄浦智慧”。是否可以说,打破边界、超越边界将是未来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一种常态?
奚晓晶:是的。教育与医学相比,不关系性命,死不了的东西就会比较保守。教育关起门来,固守围墙有很长一段时间,产生的问题是学生走出校门不能与人共存,没有创造力,不会探索求知,因此必须打破边界。
我们尤其需要教师培训的跨界,教室概念的迁移,学校课程的综合化构建,跨地域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我们允许教育发生变化,也允许教育慢慢地发生变化,这真的需要坚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