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位置: 首页 -> 资源共享 -> 推荐阅读 -> 正文

推荐阅读

【教师类文章分享之八十】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误区与有效超越

来源: 日期:2016/12/02 08:00:37

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误区与有效超越

导读

课堂时间管理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条件,也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指标。现实中,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易出现一些误区,如标准时间、丧失时间、伪装时间、干扰时间、娱乐时间,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课堂时间管理的规划,超越有限的课堂时空,把握教学时机,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达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课堂时间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生命流淌的进程。课堂时间管理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技能,也是考察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指标。教师只有关注课堂时间管理,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并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的最优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意蕴

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是有效教学的一大要素。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意指教师对于课堂时间的预设、重组、引导、调控和反思等管理活动。计划的总体时间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划分的总体时间;教师的教学时间指教师实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学生的投入时间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学业与检查时间指教师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或技能掌握情况所花费的时间。

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有效管理具有突出的功用。具体表现在:第一,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的时间管理是促进学生成功地投入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必须用心设计。但是课堂时间的管理过程并不是一连串事件的简单组合,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直觉和智慧,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调节。第二,提升学生的元学习技能。元学习意指学习者感知、探究、学习和成长的内部意识与控制习惯。学生元学习技能的发展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前提,即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必须具有安全性、愉悦性和支持性;学生必须自己试着去探究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知识、改变观点并迁移原理。第三,发展教师的教学专长。教学专长是专家型教师在教学领域具有的优于普通教师的杰出能力。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时间管理水平过程中,能够掌握有意义的认知模式,促使表征问题的不断深入、技能的自动化以及有效的自我监控,从而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

二、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误区

在一定意义上,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在于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有效管理。在现实的课堂情境中,教师对课堂时间管理往往认识上重视,行动上忽视,出现标准时间、丧失时间、伪装时间、干扰时间、娱乐时间等方面的误区,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意指教师的课堂教学按照预先设置的教学进程不加调整地实施。课堂教学进程机械老套,课堂活动墨守陈规,教学时间安排单调乏味。这种课堂,学生往往想办法浪费时间,如阅读课外杂志,偷玩东西,甚至做白日梦。在理念层面,教师削弱了教学的功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目标。在实践层面,教师将教学程序固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够生动活泼,师生构建的课堂生活过于理性,限于程序和环节,无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种课堂情境下,学生因时间难过而容易感到急躁和烦恼。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迫切希望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标准时间管理的误区在于强调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

(二)丧失时间

丧失时间意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实施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丧失了有效的学习时间。学生没有发言、实验、计算和绘画等体验活动,只有消极等待下课。这是典型的教师中心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知识的主动传输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时间分布过于强调教师教的时间,忽视学生学的时间以及师生互动的时间。可以说,课堂既可能是一个激发梦想和身心愉悦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摧毁希望和耗尽能量的场所。丧失时间管理的误区在于强调教师的独白式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对话式教学。

(三)伪装时间

伪装时间意指教师安排课堂师生互动时间的形式化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表面化。学生只参与到课堂的表层学习,没有进入到深层次的学习,实质上是“假装学习”。国内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小学教师每节课平均提问110次左右,每分钟平均达到2.4次。学生在课堂上刻意伪装,对教师的提问貌似积极,小组讨论和课堂作业也装作参与。这种课堂教学没有促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不能对教学主题进行阐释、发现、验证、举例、概括、应用和推理,不能以新的方式呈现主题。教师不清楚学生是否在积极地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误区在于强调教学的外在性,而忽视了教学的内在性。

(四)干扰时间

干扰时间意指教师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外花费过多时间,干扰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导致浪费课堂时间。干扰时间的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认识不清,对课堂的主要流程和一般分支进展控制不力;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的掌握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区分不清,对学生已有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缺乏了解。比如,有的教师举例随意、提问简单,或者放任讨论、追求细节,这些行为往往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线索,有限的教学时间浪费在相对无意义的主题方面,真正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则缺少时间去解决。这种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误区在于强调教学的过程性,而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性。

(五)娱乐时间

娱乐时间意指教师的课堂教学盛行娱乐主义,取悦学生,脱离了教学的根本。有些教师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而忽视学科性、知识性、思想性和学术性。教师潜意识中视自己为演员,把课堂看作舞台,把学生当作观众;教师视课堂为休闲场所,把教学看作表演艺术;教学技术本属于一种辅助工具,课堂教学中却被追求为终极目标。教学活动变得没有内容、缺乏联系、脱离情境,教学被包装,过度娱乐化,导致学生脱离学习的本真,越来越不会思考。泛娱乐化课堂教学将课堂视为市场,把学生视为慵懒的上帝,让学生视学习为轻松和快乐之事,这些隐喻忽视了学校和课堂的特性,让教学失去了灵魂。课堂被理解成娱乐活动,这实质上是教学功能的错位。这种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误区于强调教学的技术性,而忽视了教学的教育性。

三、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有效超越

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要成为课堂时间的规划者、调控者和生成者,使学生在课堂时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堂时间的规划,超越有限的课堂时空,把握教学时机,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生成独特的教育智慧。

(一)课堂时间规划科学化

科学管理课堂时间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一般来说,教师也在管理时间,如教案的制订、教学步骤的确定、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节点的掌握等都是时间管理行为。但这种时间管理往往是随意的、附带的和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和自觉性,没有把时间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引进到教学中来。教师课堂时间规划科学化策略包括:第一,课前预设。从课堂教学环节来看,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划分为复习旧课时间、导入新课时间、讲授新课时间、巩固教学时间、练习作业时间等。教师备课意在围绕“课堂教学45分钟”制订清晰的、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时间计划,这是课堂时间管理的先决条件。第二,课中调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划分为教师教的独立活动时间、学生学的独立活动时间、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时间。教师应将时间作为课堂的中心变量合理掌控。例如,教师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定的量,学生学的时间以及师生互动的时间不能低于一定的量。师生一起进行一场理性的探险,碰出思维的火花,确保师生具有足够的互动时间。第三,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获得的时间、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时间、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体验时间等。教师课后反思应集中思考课前的教学时间预设是否足够合理,课中对各类教学时间的调控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受到了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努力将外在因素对课堂时间调控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课堂时空设置精细化

课堂时空设置涉及物理环境和教学情境。物理环境包括课堂的自然气氛、黑板的安排、课堂的布置、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教学资源的分配、交流的有效控制以及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情境环境主要指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所产生的影响,如解释、倾听和示范等,这实质上是一种人文环境。教师课堂时空优化的精细化策略包括:第一,课堂环境的设置。教师要摒弃把控制作为目的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自我管理,营造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可尝试邀请学生参与完成。第二,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片段割裂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设置项目和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原理、知晓事实并发展技能。为尽力调适“标准”时间的误区,可邀请学生对课堂时间进行监督和调控。第三,育人目标的设置。教师不能让学生沿着教学节奏,进行顺从性学习,而应发展学生学习的自治、自律能力和对学习的责任感,防止“丧失”时间的倾向出现,打破典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三)教学时机把握最佳化

教学时机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主题和学科特点,选择最佳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在课堂极为有效、最易发生的时间段实施教学。教师教学时机把握的最佳化策略包括:第一,注重教学机会成本。课堂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即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这种起伏发展的规律,要求教师掌握45分钟价值曲线,强化波峰时间,抑制波谷时间。第二,掌握课堂教学契机。教师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时、因境予以调整、组合和改进,才会恰到好处。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时机,包括导入新课的时机、教学组织的时机、提问的时机、演示的时机、组织讨论的时机、表扬与批评的时机、课程资源呈现的时机、教育技术手段使用的时机以及评价学生的时机。第三,发挥教师专业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表现为解决问题、激励学生探究、升华学生的生命价值等。教师的教育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教学机智,也是追求和谐课堂的源泉所在。

(四)教学方式实施最优化

课堂时间的有效管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扩大有效学习时间。真正好的教学不是看教师讲得有多好,而是看学生学得有多深。有效教学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更新。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利用现实情境,运用现代技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路径主要有:第一,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旨在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第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旨在发展和维持学生个人与其文化间的联系,通过合作学习,在学生间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第三,引领学生的建构学习。旨在让学生寻找自己学习的意义,在情境和机遇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转变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利用课堂的既定时间,降低课堂的损耗时间,确保学生身心投入有效学习时间。